市面上交友軟體盛行,更成為Z世代的年輕人交朋友、尋覓伴侶的主要管道之一。然而,交友軟體運用演算法來配對用戶,真能幫助我們找到「對的人」嗎?《今周刊》專訪愛情心理學家海苔熊,解析「尋找對的人」的迷思,並傳授運用交友軟體找對象的三大訣竅。
專訪一開始海苔熊就表示,根據心理學過去的研究,運用電腦配對並沒有比較容易找到對象。但他解釋,這要看你對於「找到對象」的定義是什麼,「如果你要找一個對象可以跟你互動或一起出來,那的確電腦比較容易,因為它直接增加你的樣本群,但如果你要找到『對的人』,那就非常困難,幾乎不太可能有任何一個方法,可以協助你找到對的人。」
另一個問題是,人們在進行測驗時,填寫資料當下所記錄的個人特徵,很可能跟實際相處一陣子後的結果不同。因此,一開始測出來是適合的兩個人,可能有非常大的機率會不適合。
電腦配對與真實相處有落差
海苔熊說,有太多理論都指出,在一對伴侶剛認識的前三到五個月,會呈現對方想要的樣子,但在三到五個月後,這個模樣會慢慢消失。換言之,電腦配對運用的個人資料,也就是用戶呈現的自我介紹檔案,甚至是初次聊天所營造的形象,沒有辦法決定後續能否發展出好的關係。
「你如果因為做測驗跟他認識,結果後來跟他相處一、二個禮拜後,覺得怎麼好像不太一樣的,那恭喜你,這是正常的。」海苔熊認為,倘若你的目的是要維持長期關係,看到對方的真實樣貌其實是好事,因為這樣一來,你要真正認識對方所耗費的時間就變少了。
助跳脫生活圈 認識不同的人
所以,交友軟體到底能不能幫我們找到適合的對象?海苔熊認為,隨著當代人大部分時間都浸泡在網路上,目前交友軟體的配對能力,已經跟沒有科技中介時的配對能力相當。因為一個人在網路上呈現的樣貌已經跟現實生活中差不多。而且在網路上認識的人,也有可能隨著加IG、加LINE,變成在現實生活中互動的人之一。
另一方面,過去研究顯示的「交友軟體比較容易分手、實體見面比較不容易分手」,是奠基於網路呈現的線上人格與實際人格有落差。但當這個落差縮小,或是大家都生活在網路上,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就逐漸改變。
現在,海苔熊更樂觀認為,交友軟體是找對象很好的管道。因為在線上的關係中,我們非常容易遇到和舒適圈的朋友完全不一樣的人,進而獲得新鮮的體驗、拓展了全新的視野,而這正是感情發展一開始的關鍵。重點是,交友軟體直接增加了樣本群,可以跳脫既有的生活圈,認識各式各樣的人,找到對象的機會也隨之提升。
至於要透過交友軟體找到「合適的對象」?海苔熊提供了三個建議。
首先是,一次跟三個人聊。海苔熊說,當你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容易過度放大、理想化這個對象,胡思亂想著:「他現在沒有回我應該是在忙吧?」、「他第一次帶我去這麼高級的餐廳,應該是很好的人吧?」「但是你沒有其他比較的對象啊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,一比較全是傷害。」
因此,一開始先幾個不同的人一起比較,你會稍微客觀一點。又如果兩個人比較,一定是A贏B輸,或是B贏A輸,三個人的話就比較容易取到平均值,所以會建議一次互動的對象就選三個。
第二是,盡量減少在線上互動的時間。「真實的見面,你會聞到這個人的氣味、他摸起來的樣貌,甚至擁抱起來的感覺。這些都是後續你要跟他s一起生活、建立長期的關係,會需要面對的。」
海苔熊建議,早一點出來見面,最好安排一個跨縣市的小旅遊。如此一來,你可以知道彼此在這個過程如何溝通、他對行程的安排、規劃。而且透過旅行,你會離開熟悉的地方,過程會面臨一些衝突與壓力,更容易看清對方適不適合自己。
另外,旅行不需要太遠,選擇一個發生意外狀況時,你有辦法順利回家的地方,因此國內的跨縣市旅遊是很好的選擇。
最後,要隨時思考:「我想要怎樣的關係?」而且要時時問自己這個問題。「比方說你今天約他出來,他遲到了五分鐘,你可以問自己說,這是我想要的關係嗎?他遲到五分鐘,但是氣喘吁吁,還特地帶了蛋糕來,你還是可以問自己,這是我想要的關係嗎?這些都要時時刻刻地放在心裡面。」
這時結合第二點,安排一個小旅行,過程發生一些衝突,你更能從旅行中去評估,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關係。如果不適合,就能盡早離開對方,而不是拖了很久之後,因為已經投入很多感情,強迫自己繼續這個人在一起。
「我現在的觀念是,我不覺得存在一個完美的關係,如果你要用交友軟體或在線上一次就找到適合的對象,那是絕對不可能的。我們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去彼此磨合跟感受。」海苔熊說:「盡早讓衝突產生,你才會知道發生衝突的時候,你會怎麼面對這個衝突。我覺得那是快速讓彼此看到適不適合的方法。」
專訪出處- 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183030/post/20231225005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