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間走入了劇場界,拋掉了自尊,重新尋回自在與快樂,蔡燦得說終究表演沒有好或壞的區分,選擇一個最適當的而已。
收看電視劇《幸福房屋事件簿》的時候,赫然發現倒數第3集出現了一個很搶眼的人物,雖然是臥病在床的角色,演得也真不錯。還想說,這是從劇場界找來的新秀嗎?結果原來那個人是蔡燦得。
腦海中瞬間出現過去《全家福》《佳家福》《母雞帶小鴨》等電視劇的畫面,昔日的那位電視美少女,真的已經讓人認不出來了。
討好型人格 與自主在拉扯
我問蔡燦得,如果說「從小看你演電視劇長大」,這樣會太失禮嗎?她笑著說,「不會。」所以,本來演電視劇長大的人,怎麼會突然間,就在劇場界找到了一番天地?「我不太確定到底哪一個才是我真正的舒適圈,因為可能是從5歲開始,就被帶到電視圈,那時我根本還沒有真的去理解自己是誰的時候,就非常習慣在電視圈裡。」漸漸長大後,她發現這也不是屬於那個舒適圈的問題,「而是我自己也沒有找到『我自己是誰』的狀態。」
許多小小年紀就開始拍戲的童星,都會碰上青春期成長的關卡,還有無法適應成年後的轉型,但這些都不是困擾蔡燦得的麻煩,「不是我爸爸、媽媽逼我去,只是要幫忙朋友,我才去演戲的。」爸爸是很凶的軍人,媽媽則是不敢多講幾句話的女性,當時還是學校可以體罰的年代,「那是很壓抑的,我在任何地方都得不到稱讚。但是到了片場後,所有人都稱讚你,只要你笑,就說『好可愛』;把台詞說對,就說『好棒喔』。」
這讓蔡燦得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,只要做了大人要做的事、討好他們就對了,「小時候只知道這叫聽大人的話、會被稱讚,我在那環境裡非常開心,長大後知道這叫討好。」這也讓她拍戲時,永遠都只能看著導演、一直都期待別人的肯定,「這是我到現在,覺得唯一也是很巨大的包袱。在我人生中,一直在期待像導演那樣的權威人物給我肯定;但一方面又開始覺得『幹嘛要聽你的、我有我的想法。』我的人生,就是一直在這方面拉扯。」
在30歲前後,人生正處於迷茫的階段,蔡燦得剛好有機會到了劇場,「哇,這個世界我滿好奇的,然後又真的是舒服。」她說每個演員都懂好多,從戲劇史、老電影、經典台詞都如數家珍,都是從小成長環境裡沒有出現過的,「當下就覺得好喜歡這樣、也好想變得跟他們一樣。」
到底劇場有什麼神奇的地方,讓蔡燦得如此流連忘返?「我都會跟很多人說,真的一定要來試試看,我覺得劇場可以把你的尊嚴全部丟掉。當你發現沒有尊嚴以後,什麼事都可以辦得到,自在跟快樂就來了。」
蔡燦得記得在排練室時,所有的演員都在看著你,「因為不像是電視劇,導演會跟你說站在哪裡、該怎麼走,要怎麼兼顧攝影機,一切都要你自己決定。該在哪裡說第一句話,該用什麼態度。也許胸有成竹,一演完,導演說不行,『不是這樣,得再給我另外一個。』頓時手足無措,我就永遠記得第一次站在那,手也不知道放哪、腳也不知道放哪,也不能這10句台詞都在同一個地方不動吧?」在這種懷疑自我的當下,為什麼其他演員都知道自己該去哪?導演也很有耐心地說,「可以再試一個嗎?不然沒關係,我們明天再來好了。」
「人為什麼會覺得丟臉,因為覺得自己被否定了、不被認同了,好丟臉好尷尬,大家都在看我。當你把這個事情拿走之後,你就再也不會慌張。」取而代之的是,不斷歸零與嘗試的勇氣,蔡燦得說:「我可以試啊,我可以試100次沒關係的。我知道也不是我不好,就算是我不好也沒關係的,我們就來試試看吧。」
「以前我不在排練室的時候,覺得演得不夠好,但是後來這麼多的經驗當中就知道,真的不是好或不好,就是適當或不適當,大家有沒有時間來找到自己的適當。在找尋的過程當中,如何去把覺得被冒犯的感受拿掉,他們不是在針對你。」蔡燦得說,終究表演沒有好或壞的區分,選擇一個最適當的而已,「真的覺得自己不足,趕快補上進度,劇本多看幾次。導演要你再想一個,你就多給他10個。隔天去還是不夠,沒關係,我再生出50個給你。」
於是蔡燦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,舞台劇《淡水小鎮》一口氣演了12年,也不覺得重複。「其中一幕,女主角不是後來死了,劇本裡有一個橋段,女主角太緊張了,所以她一直跟旁邊的人聊天。我第一次首演的時候,根本不懂這是什麼意思,然後梁志民導演就一直說,『你要一直聊天,要很興奮的聊天。』我就一直問導演,『我就死了,為什麼會興奮的跟旁邊的靈魂聊天?』他說,『因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,不知道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,很緊張,所以一直跟旁邊的人聊天。』」蔡燦得帶著滿腦子問號,當下只是按照指示這樣做。
多年過去,在參與舞台劇《室友》的時候,某天蔡燦得提早到了排練室,「聽到裡面(王)偉忠哥大發雷霆、我超緊張,因為等一下就輪到我,萬一發生什麼事該怎麼辦?一坐在排練室外的椅子上,就開始跟旁邊的人聊天,『你這麼早到啊』『你車停哪裡啊』『吃飯了沒』,但等一下我就要上去演了。」那時候,蔡燦得突然想起《淡水小鎮》的經驗,「因為很緊張,所以要一直跟旁邊的人聊天。就是這種『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』。」
心理夠強大 就不在意背叛
至於即將公演的《你和我和他的真相》,裡頭糾纏不清的四角關係,既是友情也是愛情的拉扯,蔡燦得說全劇充斥各種背叛,人際關係搖搖欲墜。「國中的時候,就讀女生班。每天中午都要跟誰吃飯、誰跟誰牽手去上廁所、跟誰寫交換日記,友情是我們的全部。」但卻也讓她生平頭一次體會到背叛的滋味,「以為她是你最好的朋友,其實她最好的朋友不是你,很單純的背叛的感覺,很深刻的印在我的人生裡。人就是一直怕很害怕,這種關係的背叛。」
「我就反而會去想,我需要依賴誰才能夠活下去嗎?如果我心理夠強大,並不需要一定要依賴著誰,才有辦法好好地活下去,就不用那麼在意所謂背叛這件事情。」蔡燦得說起話來充滿了理解與自信,那些深思熟慮過後的想法,彰顯了她的成長。
場邊側記
在攝影機前工作了這麼久,蔡燦得也想過要去幕後發展,「曾有過導演夢,認真跟著一位導演朋友合作後,發現不是我想像中那樣。」小時候看著導演,覺得導演就是權威、就是一切,如今發現導演背後還有投資者、監製等,要解決所有的狀況。
當編劇呢?「也以為當編劇最棒,只要自己在書桌前就可以搞定,大概只有大編劇能這樣。」實際狀況是,帶著電腦跟客戶開會,每個人都會下指令、每個演員都需要遷就,「終於完成了這些人給你的所有要求之後,他們也不是照你寫的劇本拍啊!」
真的隔行如隔山呢。
文:翁健偉
攝影:嚴鎮坤
攝影協力:何姵嬅、劉耀勻
化妝:@bellllla.makeup
髮型:Cubex Rebecca
造型:Claire Woo
服裝提供:H&M、Roger Vivier
鞋子提供:Roger Vivier
飾品提供:H&M
圖文出處-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240905star002